教學就是跳進泥漿裡摔跤

02/08/2025

漫漫教學生涯,回想當初教育中心安排我教小朋友,我的心裡還是滿忐忑的。

我第一次給小朋友上課時,大學剛剛畢業。一個教室、十幾個上躥下跳、年紀才五六歲的小孩,居然很快讓我舉白旗投降。我很坦白地對社區中心說:

「課堂秩序真的讓我很frustrated。」

幾年後,我轉到一家運營成熟的教育中心,他們的運作讓我大開眼界。我從成人學員教學開始。之後,職員觀察到我適合教小朋友,就把更多的小朋友推給了我。

學生和家長因為相信老師,而願意和老師一起往前走。

我也有作為教學助手的身份觀察其他老師教學的經歷。這也是一個相當有趣的經歷。因為每個教學中心的老師都是一個大寶藏。他們的身份可能是退役警員、退役消防員、舊投資銀行VP、美國回流香港的學霸等等。

有一次我朋友過來看我,聊起過往教和學的經歷,我的朋友說:

「其實高超的老師不一定是需要輸出多少硬通貨,甚至她可以資質平平。

但最重要的,是她能夠贏得學生和家長的信任和喜愛。

學生和家長因為相信老師,而願意和老師一起往前走。」

看著這個平日應該在律師樓叱吒風雲的男人,週末甘心做「兒子奴」

有一次我和小孩一起去一家新開的的playhouse玩耍。雖然這裡是中上環商業區,但可能因為是週末的關係,人並不太多。和我們一起的,還有另外一對家長。

這家的小男孩是位混血兒。一開場,爸爸就抱他的小王子到達。漫長的兩個鐘頭裡,爸爸全程都是主導。他主動地、一字一句非常清晰地用英語和三四歲的兒子對答。廚房角色扮演裡,他主動穿上粉紅色的廚師服,坐在地上,然後讓兒子親手、歪歪地給他帶上廚師帽子,一起玩煮飯仔遊戲。

看著這個平日應該在律師樓叱吒風雲的男人,週末甘心做「兒子奴」。作為旁觀者,那種對比實在是忍俊不禁。

一臉懵逼的媽媽,突然滿臉溢出幸福 

身高大概有一尺六三的他,竟然不介意和兒子一樣,趴在地上到處走。因為這樣,他可以第一時間看到兒子有興趣的物件,用貼近他年齡的語言,全程來逗他開心。

就在小小的playhouse已經沒有什麼新的玩具可玩;媽媽也已經在旁邊累趴、拿起手機坐著休息時,這位爸爸還是主動發掘一些沒有玩過的圓圈。他放在地上,一起和兒子跳圈圈。

這時,他也沒有忘記一旁休息的妻子。他對兒子說:

「我們一起來treasure hunting,看看誰能夠跳完圈圈發掘到最大的寶藏,就贏了。」

就當一大一小跳完,原來圓圈的設計,終點站就是坐著休息的媽媽。當兒子伸出稚嫩的小手,暖暖地抱著媽媽的時候,一臉懵逼的媽媽,突然滿臉溢出幸福。

每個大人曾經都是小朋友,只是很少人能夠記得。 

漫長的兩小時裡,就連當兒子的,都嫌棄爸爸的遊戲「太幼稚」的時候,爸爸也全程保持好脾氣。

這次經歷給我上了一課。所謂教和學,偏重其中一方,例如如果一直強調「權威」,但其實並不能走進學生的心裡。

只有感覺到「和他在一起學,我很開心」,那教學之路才能走得長遠。

教學就是跳進泥漿裡摔跤,原來旁觀者並不會笑你多麼「低B」,滿身泥漿,有的只是佩服能夠勇敢放下自己,拿走所有的面具,一起做回那個曾經幼稚天真的小孩。

畢竟,每個大人曾經都是小朋友,只是很少人能夠記得,是嗎?

「All grown-ups were once children... but only few of them remember it. 」